在北极圈内的摩尔曼斯克港,坐落着一位名副其实的“北方孤独女王”,她便是苏联时期的最后一艘航空母舰——“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”号。几十年来,这艘航母一直在俄罗斯海军的光辉与阴影之间徘徊,而如今,它的命运再次吸引了众人的关注。
最近,有一张来自俄罗斯军迷上传的照片在网上引起了热议。照片中,大家终于看到了那艘还在“休养生息”的“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”号的最新状态,然而,这艘航母的现状,实在让人感到震惊。航母的舰体上锈迹斑斑,飞行甲板上的施工围挡随处可见,舰岛也被脚手架包围,状态堪忧。这一切,让人不禁产生疑问——“库”舰的未来真的能够重新起航吗?
首先来看这张最新的照片。在摩尔曼斯克的码头上,虽然航母的外观有些许修整,但从舰体、舰岛、飞行甲板的情况来看,修复的进展显得极为缓慢。尤其是舰体上的锈迹,像是岁月的痕迹,顽固地显示出这艘航母在长年累月中的艰难历程。比如,在舰岛的烟囱部分,防锈漆已经被刮去,整个修复过程似乎并未取得实质性的进展。即便如此,航母依旧被“修旧如旧”的理念拖慢了进度。
展开剩余71%“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”号的维修历史本身就像一部悲壮的战争史诗。2017年,航母结束了叙利亚的战斗任务后进入修复阶段,原本计划四年内完成,然而事实上,修复工作已经持续了八年半。在这段漫长的时间里,航母经历了多次波折,甚至连修理厂的设备都不幸发生了事故。2018年,由于浮船坞的排水系统出现故障,航母被沉没在修造船厂的港区。随后的修复工作困难重重,不仅仅是技术问题,还有资金和管理上的阻碍。
例如,在2019年,航母发生了一起火灾,焚毁了舰艏部分的甲板,火灾的面积高达1000平方米。这一事件无疑给原本就疲弱的维修进度再添一层阴霾。甚至有人戏言,如果没有厂方及时控制火势,航母很有可能已经不复存在了。而后,航母被拖进了一个临时的干船坞,继续艰难地进行修复。
时至今日,“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”号依旧未能恢复服役状态,而俄罗斯海军的资金分配也让人堪忧。随着俄罗斯军事冲突的爆发,海军的资金已经被优先分配给空天军和陆军,海军的支持力度大幅削减。甚至有消息称,2023年年底曾传出“库”舰将在2023年完成维修的消息,但现实却证明这一期望落空。
随着维修工作持续拖延,许多人开始质疑,这艘航母是否真的能够恢复作战能力。实际上,考虑到这艘航母已经服役了近40年,其内部的技术和结构早已处于极限状态。很多专家认为,航母的寿命早就接近尾声。或许,最好的选择就是将这艘航母转变为博物馆,成为一段历史的见证,而不是继续投入大量资源进行维修。
在网络上,许多网友对“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”号的未来持不同看法。一些人认为,俄罗斯海军应该放弃这艘航母,将其作为历史的象征保留下来。而另一些网友则表示,尽管“库”舰在维修过程中充满波折,但它仍然是俄罗斯海军的一部分,值得继续投入。
其中有网友写道:“这艘航母承载了太多俄罗斯海军的辉煌与痛苦。它或许已经不再具备现代化作战能力,但它的历史价值依然不可忽视。”另一些网友则认为,俄罗斯海军应该从这次教训中吸取经验,不再重复以往的错误,避免更多的资源浪费。
对于俄罗斯海军而言,也许是时候考虑,如何更高效地投入资源,发展更加现代化的战舰,而不再纠结于一艘已经接近寿命终点的老旧航母。
发布于:河南省